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> 党建典型案例 >> 正文

案例四:“工匠工坊”育人模式下的党建创新实践探索

发布者: [发表时间]:2025-09-30 [来源]: [浏览次数]:

一、案例背景

在新时代背景下,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,特别是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产业的崛起,社会对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。这些新兴领域不仅要求人才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,更强调创新思维、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。面对这一挑战,教育系统必须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,以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。同时,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,教育系统党建工作也应与时俱进,将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深度融合,推动师生技能提升与党建务实、实干相结合,形成独特的党建创新实践模式。

“工匠工坊”育人模式的提出,正是基于这一背景动因。它旨在通过构建一个集教学、实践、创新于一体的平台,培养既具有深厚专业知识,又具备工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。而如何将这一平台与党建工作紧密结合,成为提升师生技能、促进党建工作务实创新的关键所在。

二、主要内容及做法

(一)组建“工匠工坊”实验班,奠定坚实基础

1.流程与组成:“工匠工坊”实验班的组建遵循严格的选拔流程,确保每位成员都具备较高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。工坊成员由来自不同专业的优秀师生组成,形成跨学科、跨领域的团队,为交叉融合、协同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。工坊环境注重营造开放、包容、创新的氛围,激发师生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。

2.育人模式构建:针对智能网联汽车等新质生产力的需求,工坊开发了一套包括课程体系、实践教学体系、素质体系、创新创业体系在内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。其中,“三阶段、四融合、五段位”的人才培养模式尤为突出。三阶段指基础知识学习、专业技能训练、创新项目实践;四融合强调理论与实践、专业与通识、教学与科研、学校与企业的深度融合;五段位则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实践能力进行分级评价,激励学生不断进步。

(二)党建引领,促进师生技能提升与比赛参与

1.党建与业务融合:工匠工坊将党建工作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,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、开展党员示范项目等方式,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,引领师生在技能提升上不断追求卓越。同时,结合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的最新技术动态,定期举办党建主题研讨会、技术交流会,提升师生的专业素养和党性修养。

2.技能比赛与党建活动结合: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国家级、省级、市级等各类技能比赛,如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大赛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、创新创业大赛等,将比赛作为检验学习成果、提升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。同时,将比赛准备过程与党建活动相结合,如组织党员突击队攻关技术难题、开展“党建+技能”主题党日活动等,既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,又促进了师生技能的提升。

(三)加强信息化、数字化师资与资源整合

1.师资队伍建设:工坊积极引进和培养具备丰富实践经验和数字化、信息化技术能力的教师,形成了一支高素质、专业化的教学团队。通过定期举办教师技能培训、教学研讨会等活动,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。

2.资源整合与共享:整合校内外资源,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,与智能网联汽车企业、科研机构等建立紧密联系,共同开展技术研发、人才培养等工作。利用信息化手段,如在线课程、虚拟实验室等,促进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,提高了教育质量和效率。

三、成果成效与经验总结

(一)坚持党建引领,推动教育教学创新

“工匠工坊”实验班育人模式的成功实践表明,坚持党建引领是推动教育教学创新的关键。通过将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深度融合,可以激发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,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。因此,职业教育应继续加强党建工作,将党建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,为人才培养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。

(二)注重实践创新,培养复合型人才

面对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,职业教育教育应注重实践创新,培养既具有深厚专业知识,又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。通过构建“工匠工坊”等实践平台,为师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和创新空间,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。同时,加强与企业、科研机构的合作,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工作,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。

(三)加强师资队伍建设,提升教育水平

师资队伍是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。职业教育应积极引进和培养具备丰富实践经验和数字化、信息化技术能力的教师,形成一支高素质、专业化的教学团队。通过加强教师培训、开展教学研讨等活动,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。同时,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,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,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力保障。

(四)利用信息化手段,促进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

信息化手段是提升教育质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径。教育系统应充分利用在线课程、虚拟实验室等信息化资源,促进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。

综上所述,“工匠工坊”实验班的成功实践为职业教育党建工作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启示。未来,职业教育应继续坚持党建引领,注重实践创新,加强师资队伍建设,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,为培养更多高素质、复合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智慧和力量。